开放+扶贫,“苗侗明珠上的民族文化产业博览会” 签下8亿订单
2018-04-23 17:42:26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0评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讯 2017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于11月20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闭幕。今年,被誉为“大山中的国际展会”与扶贫攻坚相结合,为黔东南地区的民族文化企业、绣娘、银匠以及贫困村带来了8.32亿元的“订单”。
本届博览会以“弘扬工匠精神、共筑民族品牌”为主题,举办了开展仪式、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展销、民族工艺精品展演、黔东南州文化产业扶贫成果展、银饰刺绣评选暨黔东南州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非遗大师现场展演、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百家绣娘合作社订单洽谈会、博览会“观展有礼”抽奖活动、特色美食汇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国内众多知名银饰、刺绣、工艺品制造企业,以及包括中国传统名绣在内的一百余种十余万件展品参展。博览会还吸引了泰国、越南、老挝、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加,搭建了“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展示交流平台。
本届博览会结合当前凯里市乃至黔东南州“大扶贫”工作格局,面向全球展示以银饰刺绣为代表的传统工艺品和民族工艺品,为国内外优秀的工艺品产业展示展销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在向国内外展示推荐黔东南民族工艺品牌的同时,通过投资贸易洽谈会暨订单签约仪式、百家绣娘合作社订单洽谈会、黔东南州文化产业扶贫成果展等形式,让广大工匠、绣娘、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订单”,推动文化产业扶贫产生实效。
精品展示、技艺交流、产销对接。博览会期间,投资贸易洽谈会暨订单签约仪式成功签约项目5个,投资金额达6.97亿元,项目涉及旅游综合开发、生态农业开发、中草药种植与研发基地建设、茶叶产业化种植等,为助推黔东南州精准扶贫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通过本次博览会推介、对接洽谈,还收到了有投资意向的项目8个,主要涉及文化旅游、绿色食品、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民族医药、智慧医疗等方面,为下步投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多家绣娘合作社与客商成功签订了刺绣订单21份,订单金额1.3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博览会通过展示黔东南地区18个极贫乡村各具特色的农特产品,为部分极贫乡村的腊肉、贡米、小香鸡等农特产品找到了市场和销路,推动了极贫乡村“订单农业”发展和“黔”货出山。
展会期间,三个会场总销售额超290万元,其中主展馆总销售额达140万元。总参观人数超15万人次。
历时四天,黔东南乃至贵州的民族民间工艺品、银饰刺绣产品、农土特产品,再次亮相“大山中的国际展会”,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获得了市场的“尊重”和“青睐”,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走出大山。
【责编:执瑞】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622天前
0评论 2622天前
0评论 2622天前
0评论 2622天前
0评论 2566天前
0评论 2622天前
0评论 2622天前
0评论 2622天前
0评论 2622天前
0评论 2566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