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学的角度谈谈“鸿茅药酒”
2018-04-18 10:48:23
来源: 新华网
0评论
最近被闹得沸沸扬扬的“鸿茅药酒”事件引起了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广州医生谭秦东更是遭到厂家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跨省抓捕。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并不想对事情的原委有过多的评述,因为毕竟不是当事人,很多情况只是网络的报道。但是党的十九大告诉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初心就是治疗患者、为患者服务。在此,以自己在专业方面所学到的知识,客观讲述“鸿茅药酒”这一药。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则消息,并未过多在意,还以为鸿茅药酒是保健品,不过经过资料查找,发现其实是国药准字,属于药品,而且是OTC(非处方药品),意思就是不用医生处方就能在药店购买。非处方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一般来说,非处方药要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一般都经过较长时间的全面考察;2、药效一般都比较确定;3、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要求使用相对安全;4、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5、使用方便,易于储存等。
首先,从疗效讲,本人通过知网以“鸿茅药酒”为关键词查找了相关文献共71篇,与临床研究有关的研究仅有2篇,而且是同一批作者,受试对象为大鼠,《加减豹骨鸿茅药酒方对大鼠佐剂关节炎影响的研究》,《去豹骨对鸿茅药酒补肾作用的影响》,推断可能为同一研究。而其他绝大多数均是关于鸿茅药酒正面或负面的报道。同样我们看一下用药局限性相对较小的儿科用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中国知网查到176条结果,其中超过100条是临床的相关研究和观察,包括动物和儿童。同样含有附子的金匮肾气丸,查询得到结果1292条。这使我不得不有个疑问,为何有那么多人去买鸿茅药酒喝,但是相关研究却那么少?对于其说明书所述的功能主治的临床试验证据在哪里?
其次:从成分看,有人提到鸿茅药酒含附子、半夏、何首乌,有心脏毒性和肝毒性。这里我想讲生附子、生半夏、生首乌毒性较大,而鸿茅药酒中所含的是制何首乌、附子(制)、半夏(制),都是炮制品,毒性小很多,相对还是安全的。还有人提到半夏和附子的配伍,违反了中医的“十八反”原则。国家药典之所以认为附子与半夏相反,是源于《本草逢源》中记载“附子反半夏”,以及《神农本草经》的乌头反半夏之说(附子来源于川乌头的子根)。但东汉《金匮要略》中的“附子粳米汤”以及汉代至清代的500多首方剂中均运用了该药对,部分的临床文献验证,附子与半夏配伍疗效肯定,但在运用时需配伍其他药物且剂量不宜过大。因此,附子与半夏配伍尚存在争议,不能因此来否决鸿茅药酒。
再次,从不良反应看,在鸿茅药酒说明书中,表明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试问,一个药物连不良反应都尚不明确,如何确定其安全性?为何能成为非处方药物?再看一些进口药品,单单说明书就让人能看好几分钟,不良反应的描述更是异常详细。其实对不良反应的描述越确切,越能说明该药的前期临床试验做的充足,也能体现对患者的重视。
而对于广告中所宣传,本人则不做评论,广告的目的你是懂的。
最后,给个建议,既然鸿茅药酒是药,不是保健品,恳请不要盲目服用和送人,更不要身体好好的去喝个药酒增强体质。每个人的个体与病情各不相同,得病了还是得找医生看看,是否有必要服用该药,毕竟医生才是专业的,而那些广告…………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