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只生不养”?这样的父母将被追责
2019-07-11 15:16:07
来源: 新华网
0评论
政部:对不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父母实行失信惩戒
近日,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民政部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应社会关切。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晓兵表示,我国将从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
图为发布会现场。
服刑在押等人员子女纳入保障范围
据介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父母双方不能正常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儿童,通俗地讲就是“事实孤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事实孤儿”约有50万名。
这是我国首次就加强“事实孤儿”保障工作出台专门意见。高晓兵介绍,《意见》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强化基本生活保障。明确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的生活补贴。
二是加强医疗康复保障。对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规定实施医疗救助。
三是完善教育资助的救助。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纳入教育资助的范围,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优先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和教育的帮扶体系。
四是督促落实监护的责任。要求依法打击故意或者恶意不履行监护职责等各类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此次《意见》还明确将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人员的子女纳入保障范围。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加强对这类未成年人的帮扶救助,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高晓兵表示,加强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的关怀,还能从源头上解除服刑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他们安心服刑,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家庭团聚,再次担负起监护照料子女的法律责任。
生而不养,三类父母将被联合惩戒
对儿童的抚养责任首先是父母的责任,应尽的义务,也是法律的责任。
《意见》提出要健全信用评价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将存在恶意弃养情形或者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保障资金、物资或服务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失信行为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明确对有能力履行抚养义务而拒不抚养的父母,民政部门可依法追索抚养费。
高晓兵介绍,《意见》根据有关的规定,主要对三类人员实行失信惩戒。第一类恶意、故意弃养孩子的父母,这类父母是有条件抚养孩子的情况下,不履行抚养和监护的责任;第二类是长期不与家庭和孩子联系的父母;第三类是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保障的资金、物资和服务的父母及其监护人。
高晓兵表示,对这三类人员实行联合惩戒,有利于教育引导和警示失职父母依法履行责任的义务,有利于督促失联父母及时与家庭联系,有利于保证各方面的资助支持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上。
高晓兵强调,这些措施不是唯一的处罚措施,如果以上三类人员违反了儿童保护的法律法规,还将同时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裁。
“只生不养”?这样的父母将被追责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民政部等12部门10日公布了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对有能力履行抚养义务而拒不抚养的父母,民政部门可依法追索抚养费,因此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意见明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部门应当依法打击故意或者恶意不履行监护职责等各类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符合《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情形的,应当依法撤销监护人监护资格。
意见还提出要健全信用评价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将存在恶意弃养情形或者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保障资金、物资或服务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失信行为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责编:崇嘉】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2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0评论 2571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