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农家院成网红打卡地 乡村振兴让百姓得实惠
2019-01-21 15:08:42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0评论
2018年对于黄龙县农村居民来说是巨变的一年,在实施乡村振兴以来,各乡镇因地制宜,按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使这里的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家院成了网红打卡地
游客拍照“秀幸福”
今年56岁的刘增民是黄龙县白马滩镇印象圪崂村土生土长的农民,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老院子如今竟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即使是在寒冷萧瑟的冬季,也照样会有游客兴致勃勃在他家的小院子里“秀幸福”。韩城游客廉养贵说:“我感觉到这块还是蛮好的,带着家人到这块吃吃农家饭,感受感受新农村的气息。”
石桌茅草亭、土墙皮下的瓦罐、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柿子和村间古朴典雅的院落,对游客们来说,在这里不仅有乡愁,更是诗和远方,而对于刘增民来说则是自家越来越火红的日子。黄龙县圪崂村民刘增民:“我开农家乐也有几个月了,感觉这个游客也越来越多,今后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实施乡村振兴以来,刘增民生活的圪崂村以“印象圪崂”文化名片出现在游人面前,“民宿+文化”、“民宿+设施观光农业”为主题的休闲乡村旅游模式,让沉睡的资源转化为发展成本,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更为他们的幸福生活提供了经济保障。
打造满足民俗文化村
土特产销售不用愁
与圪崂村不同的黄龙县崾崄乡,则以满族风情为特色吸引游客目光。在这里可以骑马、射箭,体验别样风情。黄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民朱桂华:“来的人也多了,我们从山上拾的野生羊肚菌、土蜂蜜卖的也挺快的。”
在崾崄乡马蹄掌村,少数民族村民占到了整个村子人口的90%以上,乡上挖掘民族特色、文化特色、打造民俗村、满族风情园,为游客提供别样的旅游体验。
崾崄乡党委书记朱宏涛告诉记者:“我们合理规划,以旗杆庙古寨、龙腾景区、香茹产业园区、中蜂养殖体验带、满族民俗文化村、汽车自驾营地为基础环线,打造崾崄旅游大环线,实现田园乡村、旅游乡村全覆盖。”
据了解,2018年,黄龙县已建成47个清洁乡村、14个生态乡村、7个美丽宜居乡村,实现农业总产值4.97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531元。
黄龙县县长李富荣表示,下一步,黄龙县要加快生态农业后整理步伐,引进和培育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深入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等项目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华商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刘杨阳 路白飞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615天前
0评论 2615天前
0评论 2615天前
0评论 2615天前
0评论 2615天前
0评论 2615天前
0评论 2615天前
0评论 2615天前
0评论 2615天前
0评论 2615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