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资讯>正文

追梦山地大棚蔬菜——记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胡浪浪

2019-11-01 15:10:36

来源: 榆林网

0评论

分享:

“做人成功,做事不成功,是暂时的;做人不成功,做事成功,也是暂时 的!”10 月 20 日,站在高高的山梁上,秋风冷飕飕地吹着,新型高级职业农 民、佳县兴隆寺乡胡家峁村村民胡浪浪对事业充满希望。

走进蔬菜大棚,秋阳透过大棚塑料照进来,地面散发着热烘烘的气息,半尺高的番茄苗伸展着嫩绿的枝叶,一派春天般的景象扑面而来,市农广学校校长李世宏笑嘻嘻地说;“这茬番茄正好赶上冬季上市。”胡浪浪脸上挂满成功的喜悦,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创业的心酸往事。

1

胡浪浪(右三)介绍山地大棚结构和保温效果

寒门出贵子

1992年,胡浪浪出生在佳县兴隆寺乡胡家峁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里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人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东山日头背在西山,从来也不洗个澡,一年四季赚不到几个“钢镚子”。

晚上睡觉,大人和孩子挤在一个炕上。一天,胡浪浪觉得后背发痒,让母亲给挠挠。母亲说:“不用挠,我给你搓搓。”母亲用手掌在他的背上来回“搓”。这“搓”和“挠”几乎不两样,母亲的双手布满小裂缝,长满了老茧,这是大山深处妇女极为普遍的手,与城里人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当他在初三期中测试后,班主任老师组织开家长会,家长都要到办公室签字。“孩子们,这次家长会我看到你们父母的手……让人心酸,内心很纠结!”老师站在讲台上说着,胡浪浪低垂着头泪水夺眶而出。

胡浪浪说:“农村妇女不分粗活、脏活,都要拼命地干,手指开满裂缝习以为常,舍不得用创可贴,用白色胶布裹一下就算包扎了,手掌上沾满绿草颜色和泥土很难洗干净。这就是农民,一双简单的手,足以概括。我心中常问自己,为什么农民这么辛苦,还赚不到多少钱,我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千里寻出路

2008年,胡浪浪初中毕业,走进天津市园林学校开始园林专业的学习之旅。2011年毕业后,在北京京都园林责任有限公司当技术员。一个工程结束,他就提出辞职申请。当老板知道胡浪浪想回老家创业、带动乡亲致富时,语重心长地说:“人各有志,要走不强留。你现在能力一般,但有深造的潜力,能力、技术都可以学,人的本性难移。你要是闯荡不开,三个月内随时回来。”

自己是学园林专业的,与蔬菜种植有许多共性。胡浪浪立志从事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

面对这一想法,父母怎么也想不通,而且非常生气。父母认为农民的孩子好不容易外出求学,然后再回来种地,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因此,坚决予以反对。

不管父母的反对理由有千万条,胡浪浪的选择已无法改变。他相信自己、相信科技,充满自信。

2011年春节刚过,他就来到榆阳区、绥德县走访调研蔬菜种植大户,最后决定去山东省寿光市学习蔬菜种植技术。由于经费不够,父母不支持,只能去工地打工赚钱。半个月内,他挣了1320元。2011年6月,他来到寿光开启求学历程。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他来到一个农户家,条件是管吃管住,干活不挣钱。他暗自高兴,只要学到技术就行。

2012年,从寿光回到老家,父母还是不支持,胡浪浪就向同学、亲戚借钱,在榆阳区园艺站承包了一个温室大棚。菜眼看要上市了,运输成了问题,父母出钱帮助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卖菜。

2013年1月至2015年年底,他在榆阳区鱼河镇郑家沟村租了4个温室大棚,自己忙不过来,父母也来帮忙。

2014年正月初五起,连续5天下大雪,棚内温度降到2℃,种植的芝麻香瓜苗几乎快冻死了。为了提高大棚温度,他在棚里安装了火炉子,和父亲整夜轮流加碳,可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菜棚空间太大,烟排不出去,揭开大棚口,温度还在下降,瓜苗岂能抵御严寒?

四年的大棚承包,技术更加成熟,经验逐渐丰富,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日光温室保温差,寒冬腊月蔬菜不能正常生长;是否可以在山地修建日光温室大棚呢?

科学建大棚

不断观察和学习,不断实践和锻炼,胡浪浪设想在山头建设日光温室大棚。

他根据佳县经度纬度算出正午时间,选择背风向阳山坡,采用半地下室结构,充分利用地温,北墙依山下挖,背靠大山保温效果极佳,两面山墙下挖深度不低两米,温室坐标南偏西4度,背墙高5.5米至6米、宽10.5至11.5米,按科学比例修建。

规划成熟后,动工修建就成了当务之急。2016年二月初二,曾经寂静的山头上,大型机械机声轰鸣,穿梭往来。胡浪浪的山地日光温室大棚动工修建了。

老家交通条件很差,修建日光温室大棚需要的钢材和水泥到不了场地,只能货车卸在离场地3公里处,再雇用三轮车人工装卸倒运。他和兴隆寺砖厂老板订好几十万块砖,送了不到5万块就不送了。拉砖的师傅嫌路不好走要涨价,二毛八分钱的订单涨到三毛,又送了几车还是停下了,老板说贵贱不给送砖了。

最后,他联系榆阳区镇川高沙沟砖厂,高价将剩余砖块运到工地。雇大车拉沙,第一车司机说路不好先卸半车试试看路怎么样,走了不到一半路,车的轮胎陷入土路出不来,第二车差点把车给翻了,司机贵贱不给拉了。

自己也胆战心惊,真要是出点啥事不敢想象。最后,他又雇用三轮车人工装卸倒腾一番拉到工地。

2016年夏天,降雨量比往年多,道路泥泞不堪,雨水把路面冲得坑坑洼洼,最深处达1米,不得不雇用铲车修路……

一年下来,工程投资高达173万元。遇到下大雪,室内温度保持在13℃以上,这就是山地大棚比平地大棚的保温优势。

2019年,胡浪浪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流转周边荒地97亩,荒地入股18.5亩。固定从业人员6人,季节性雇人多达80人。目前,他的蔬菜大棚占地面积185亩,建成日光温室5栋、拱棚30座。建成蔬菜库5间、办公用房3间,购买各种机器13台。

合作创效益

2017年1月,胡浪浪注册了佳县兴浪种植专业合作社。

为建立长效稳定的利益链,合作社负责农户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和农产品包装、检验及销售。同时,合作社免费为农户提供蔬菜种苗,对农户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为生产优质的农产品提供保障。

其间,合作社与古城农贸市场、麻地湾农贸市场多家销售商签订收购合同,推行“合作社+市场+基地+农户”的现代化经营模式,收购销售农户土豆、豆角、苦菜、南瓜、西红柿、山地葱。季节性用工16至35名农民。

2017年,他考取高级职业农民职称,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被评为“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科普专家”等,合作社被认定为职业农民实训基地。

保证农产品质量,发挥品牌效应,合作社为农户提供防治病虫害所需农药,有效控制食品农药残留。每年进行土壤检测,配方施肥,统一调配肥料,降低重金属残留。与大型超市、零售蔬菜门市、工厂、酒店、单位等进行有效合作,2018年,合作社收购销售农产品70多吨,发展农户达401户,带动本村27户贫困户和邻村77户贫困户364人脱贫致富。蔬菜种植农户每户每年纯收入近6000元。季节性最多用工80名农民,有的农民一年仅工资收入就达2万元。这年,合作社销售蔬菜达169万元,实现利润66万元。

【责编:崇嘉】

评论

0评论
  • 用户名

全部评论(0)

    该文章暂时没有被评论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