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杀入“菜场”:各路电商巨头舞剑“买菜”,意在“大健康”?
2019-04-15 12:40:32
来源: 搜狐科技
0评论
你以为是在买菜,其实巨头却不想做生鲜电商。
如果不能变成健康菜谱,互联网买菜就只是一个噱头。
近期,苏宁小店宣布将于4月下旬在小店APP平台上线苏宁菜场和商品预售两大重点功能模块。
随着4月伊始,首家盒马菜市在上海开业、罗森进军社区生鲜便利,谊品生鲜获腾讯领投的20亿元B轮融资等一连串大动作的开展,互联网买菜俨然成为又一新风口。
而在更早之前,今年1月中旬,“美团买菜”就已经开通测试,同名App已可下载,首个线下服务站亦已于上海市虹口区周家嘴路开通。
据官宣说法,即将上线的苏宁菜场功能,将以蔬菜、鲜肉、豆制品、活鱼(现杀)等生鲜商品为主,针对的是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买菜难的痛点。
消费者只需在APP界面上当天预定,即可在第二天到居住地就近的苏宁小店自提预定的商品。这种先销后采的预售模式,保证了新鲜菜品能够在24小时内,从生产基地直达居民餐桌,既绿色环保,又让居民能够一键点击、一次采购即满足迅速填满菜篮子的需求。
早前,《国际金融报》记者蒋佩芳和书乐就曾以“美团买菜”为案例,做过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互联网+买菜,其实看起来新鲜,但很多平台都做过,没做好。这一波买菜热,其实不是生鲜电商,而是大健康产业范畴。
网购买菜,其实可以视作是生鲜电商和社区电商的一种结合,走的路线则是过去一些区域型生鲜电商所测试的,在一城一地推出“当日生鲜”和配菜的路数,进而可能以一种健康食谱的方式,来进一步细化这个市场,同时和普通的农贸市场,以及跨区域配送的生鲜电商形成差异性。
这种切入口,可谓垂直,但由于过于垂直和适用人群更多的是无暇卖菜的白领,而出现相当的局限性。
本身,只是作为在线外卖的另一种补充,即不想外卖、却又无暇卖菜、无心配菜的少量人群,可作为一种自己动手做菜的简易操作模式。
其实这个赛道上不缺玩家,美团也好,苏宁也罢,基于自己的平台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很难。
这个赛道上,玩家的类型表现不一,有各种电商如苏宁、京东以社区为基点开设的小店,在提供综合化服务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门店生鲜配送能力。
此外,生鲜电商在做跨区域、大数据体系下的生鲜调配同时,也在进行类似的精细化社区契入;包括许多大型线下商超,本身也在结合自己卖场中的生鲜,逐步提供3到5公里的配送服务。
最终,者都将变成大健康电商的一部分,才能活。
个人认为,在这种社区级的生鲜电商中,个性化的健康、康养食谱和对应的生鲜菜系的周期性更迭,以及针对社区人群特征进行更精细的食谱分析,进而在生鲜上有更多“小数据”上的差异性。
只是,未来我们到底会多么高频的网购买菜呢?真正可以预见的是,这将不是一个懒人生意,而是如何精细化菜谱来走向大健康衍生的新卖场。
【责编:执瑞】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632天前
0评论 2632天前
0评论 2632天前
0评论 2632天前
0评论 2632天前
0评论 2632天前
0评论 2632天前
0评论 2632天前
0评论 2632天前
0评论 2632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