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舌尖三》的套路拍《舌尖上的酒业》,能不能火?
2018-03-02 12:05:13
来源: 凤凰网酒业
0评论
2018年,一个全民关注的“美食节目”——《舌尖三》历经波折终于在中国亿万“吃货”的翘首期盼中开播了。可是,开播以来并没有如之前两季那样受到“吃货”们的追捧反而饱受诟病,《舌尖三》让亿万吃货因为吐槽又一次站在了一起。
抛开细节不谈,《舌尖三》的主题设计还是值得玩味的:这一季每一集都有一个单字的主题,前几期分别是“器”、“香”、“宴”、“养”、“食”,所有内容集中于这一字主题上,内容丰富却又聚焦。于是,我们突发奇想:如果按照央视的套路来拍《舌尖上的酒业》将是什么效果呢?说来就来!
第一集:器
《舌尖三》的第一集是——器,食物与刀灶釜的缘分。正如标题所展现的这一集在介绍食物之余讲的更多是烹饪美食的器具及灶台类。也正因为这一集,章丘铁锅大火,店铺官方甚至发出“洛阳纸贵,章丘无锅”的声明。
那么,《舌尖上的酒业》第一集就叫做:器,白酒与糟窖缸的缘分。白酒发酵工艺源远流长,酒糟、窖池是白酒酿造的必备设施,也是粮食变成白酒的关键要素。这或许对咱行业人没啥,对消费者来说这可新鲜着哩。然后再把浓香发酵的泥窖、酱香发酵的石窖以及清香发酵的地缸摆出来分别介绍,一定让新老“酒鬼”们大开眼界。
图
《舌尖三》在介绍章丘铁锅时号称“三万六千锤”,哈,摆数字谁怕谁?我们有“千年老窖万年糟”,比底蕴拼功夫咱酒行业就没怕过谁!
第二集:香
说到“香”,白酒也从不服谁!
先给介绍介绍三大主流香型:浓香、酱香、清香。绵甜净爽、余味悠长、幽雅细腻几个词一出,逼格尽显。然后,再把其他兼香型、米香型、凤香型、豉香型、特香型、芝麻香型、老白干香型一股脑介绍出来,保准让观众们看的目瞪口呆:喝了一辈子酒还不知道白酒竟然这么多香型!
图
不同香型的酒,风味区别较大,都是因为酿造的工艺、环境不同以及酒曲制作工艺的不同造成的。毕竟是电视节目,一定要趁机把各种香型主要区域分布、香型成因、典型企业和产品来个大型科普,效果保准比央视黄金时段十几秒的广告效果好得多!
第三集:宴
中国人一直讲:无酒不成席。“宴席”既是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更是酒类消费的重要场合。
从古代,“宴”与“酒”就有着天然的联系。鸿门宴上,大口吃肉的樊哙手中有酒;渑池宴上,唇枪舌剑的蔺相如面前有酒;千叟宴上,乾隆皇帝的大殿上摆的有酒……在古代的宴席中,酒俨然要比饭菜的出镜率与重要性高得多。
图
来到商业社会,酒业蓬勃发展,宴席也成为酒类营销的重要场合。婚宴、寿宴、生日宴、升学宴、谢师宴,只要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都少不了“宴”,而每有“宴”必定有酒来助兴,不同宴庆祝的事件、对象不同,饮用的酒、饮酒的规矩也不同,这里也是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故事可挖掘的。
第四集:养
食能养生,酒也能养生。
客观来讲,酒之所以能够从古流传至今,长久不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酒文化的绵延传承另一方面与酒的有益养生作用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够掌握分寸,控制酒量,保证饮酒适度,酒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是能够起到预防心血管病、消除疲劳和紧张、开胃消食、驱除寒冷、促进新陈代谢、舒筋活血的积极作用的。
图
此外,近几年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陆续出现众多养生酒,从原料、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在适量饮用的情况下同样有利于健康,达到以酒养生的效果!
……
作为酒行业从业者,我们深刻意识到社会以及大部分消费者对于酒的认知还相对片面,如果真能依照我们所想,通过《舌尖上的酒业》让消费者看到全面的、有底蕴的中国白酒,我们的行业一定会获得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来源:酒说
[责编:温仁]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618天前
0评论 2618天前
0评论 2618天前
0评论 2618天前
0评论 2618天前
0评论 2618天前
0评论 2618天前
0评论 2618天前
0评论 2618天前
0评论 2618天前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