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热点>正文

历史真相比《长安十二时辰》要残酷得多

2019-08-14 10:42:31

来源: 看鉴

0评论

分享:

《长安十二时辰》已经大结局了。各人归各命,唐玄宗也安稳地度过了他的人生危机。

null

然而,许多人追剧后难免有个疑问,唐朝开元盛世达到了唐朝国力顶峰,却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吃不上饭冻饿而死,还有那么多像萧规一样的边塞士兵仇恨国家?

其实正如剧中想要表达的一样,在一派繁荣盛世的背后,天宝时代的大唐帝国,已是千疮百孔,行将衰落了。

奢侈的唐玄宗与饿死的长安百姓?

长安百姓为啥吃不上饭?原因就一条,无地可种、无粮可吃。

那么地哪去了?

null

有点常识的看官估计要举手抢答了:均田制崩溃了。

看不懂?没关系,马上解释答题过程。

均田制是自北朝以来广泛推行的一种田地制度。除了国家按每户人口多寡的口分田外,还有属于百姓自己所有的永业田。简单说,就是把土地按户口平均,让大部分农民都有地种。

唐朝前期,因为人口不多,加上政治比较清明,绝大多数农民都有地可种。所以唐朝在经历了隋末战争后,经济生产迅速得到了恢复。

到开元年间,像张小敬这种贫民出身的,也能经常吃上水盆羊肉。长安Tony哥这种小剃头匠也对大唐信心满满也不是意淫,确实之前国家有钱,平民利益有保障。

null

但越是盛世之下,越有隐藏的危机,具体表现有三:

一是户口大幅增长。唐初只有200多万户,到了唐玄宗时代已经达到860多万户,增长至4.3倍。但国家控制的土地总数却没有变,所以老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

二是土地兼并。经过百余年的时光,唐朝也患上了这个所有封建王朝都会出现的通病。作为封建社会最大的不动产,土地被权贵、富豪、大地主争相掠夺。

三是除了唐朝宗室,官僚队伍外,唐朝还给僧侣道士极大的宽容,他们不事耕作,却占有大量土地。

简单来说,就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可立锥。十个人中,一个人耕地,要养活十个人。

权贵们朱门酒肉臭,穷百姓路有冻死骨。

玄宗造一个太上玄元大灯花400万钱,按剧中说法,这相当于全长安人3天的口粮。所以那位毛顺大师为了警醒穷奢极欲的唐玄宗,不惜与恐怖分子一道去制造恐怖事件。

右相为啥和太子死磕?

剧中右相林九郎与太子的斗争,也令一些人想不通。

null

太子是未来的国家继承人,也是玄宗的亲儿子。有道是疏不间亲,林九朗这么死磕太子,难道不怕得罪皇帝吗?

其实,剧中也提到了原因:太子的新税法。

这个所谓的新税法,大意是改革以往按人头、户口征税的办法,改以土地数量、贫富等级为标准进行征税。

为什么这么改呢?

以往征税,很多大地主家土地成千上万,但是他户头上可能只有五、六口人。而他家中为他耕种的成百上千的僮仆客奴,是没有户籍的。

像林九郎家那位管家林四方李必的奴仆檀棋,国家户籍册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也就不向他们征税。

null

税源的减少,无形中造成国家财富的流失。国库没钱了,全流失到林九郎、王九郎、张九郎这种大地主家了。

剧中的徐宾之所以着急地去造便宜的纸,目的是想帮大唐把户口统计清楚。但统计的再清楚有何用处呢?人家没有官方户口合理合法,你就算知道我的存在,我也不用交税。

太子的新税法,就是不再按人征税,而是按地要税。你有多少地,我要你多少钱。一下子抓住了土地兼并的要害。

同时,为了保持征税效率,新税法还会把全国户口,按其财富数量划分等级,富户交的税多,贫户交的税少。

林九郎这种超级大富户可能一年要交上百万钱,而长安Tony哥那种贫户,只交几千钱。

null

你说林九郎能同意吗?林九郎背后那些大地主、大权贵、黑心大富豪能同意吗?

所以,死磕太子,并不是说看不惯太子这个人,而是反对太子的新政策。否则,他一上台,林九郎们还有好日子过吗?

李必要保太子,甚至过分到宁可皇帝死了也要保太子,保的其实是大唐的未来、大唐的万世江山。

萧规(龙波)为什么那么恨朝廷?

萧规被幕后黑手选中,来执行阙勒霍多计划,是因为他身份特殊:陇右兵。

null

为何要选陇右兵呢?不单单是他们去执行了一场集结号式的任务,同时又没有受到谷子地一样的优抚待遇。

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他们生活的太苦了。

唐玄宗时代仗越打越多。东边要打契丹北边有突厥,西边还有吐蕃。士兵们动辄要行军万里,到鸟不拉翔的地方,与彪悍的敌人争夺一片毫无意义的不毛之地。

很多战争一打就是很多年。诗圣杜甫诗云:“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士兵们打一辈子仗,换来的是大唐拓地万里,而自己却是白发苍苍,一无所有。

唐朝募兵的社会地位也非常低。

null

士兵杀敌斩首或是生俘敌兵者,国家虽然赏赐给爵号,但因为国库没钱,基本上只是一个空头爵位,既没钱也没地位。

剧中第八团幸存的九个人,除了张小敬和萧规、丁老三活了下来,其他人都被地方官虐待至死,多多少少反映了真实情况。

边疆兵的待遇也非常差。长安的禁军,像剧中的龙武军、右骁卫,他们的军粮标准是边疆兵的三倍还多。遇到皇帝开恩打赏,更是多得无法估量。

旅贲帅崔器原本也是陇右兵,他费尽心机转调到长安,为的就是改变命运。

穷、苦、惨,基本上可以概括出萧规等陇右兵的命运。

所以只要有人稍稍煽风点火,让这些大头兵认清悲惨命运的原因所在,很容易就会引导他们把怒火喷射到唐玄宗头上。

null

观剧一部,叹息无数。

《长安十二时辰》落幕了,关于人性、命运的思考却还在持续。

有人怜悯唐玄宗的识人不明,有人叹息萧规的命运悲惨,还有人欣赏张小敬的亦正亦邪。人物命运虽然与时代息息相关,但无论身处何世,向往光明、申张正义、崇尚公平,却永远是人性应当坚持和坚守的。

如张小敬者,正此谓也。

[责编:温仁]

评论

0评论
  • 用户名

全部评论(0)

    该文章暂时没有被评论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