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安十二时辰》消解的大唐盛世: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2019-07-24 10:26:30
来源: 凡人摸史
0评论
《长安十二时辰》之前,我们看过太多唐朝的诗歌书籍电影电视。
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得位不正又算得了什么呢?
武则天,呵呵,那简直是津津乐道,信口能谈。只见她大手一挥,霸气无限,比起男人们,更Man,更豪放。更不要说她年轻时敢爱敢恨,能爱能恨了……
唐玄宗,杨贵妃,他们的爱情,简直是流传千古啊。尤其,太真妹子曾是李隆基的儿媳,更添传奇色彩。明明他为了保命放任“红颜知己”的死亡,在各类文学作品里,也硬是要让皇帝挤出几滴泪来。
(玄宗与贵妃 剧照)
那些作品,都摹写着大时代,大人物,最终,都免不得变成爱情剧。
它们不过是披着历史剧皮的恋爱戏罢了。跟小鲜肉演的剧没多大差异。
《长安十二时辰》呢?
为了看这剧,我还开了个会员。本想着越看越激情越看越澎湃,没想到,却让我越看越心凉,背冷,头皮发麻。
我本以为它是一部悬疑剧破案剧,结果,比起那些武则天啊、杨贵妃啊,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剧。
比起那些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塑造出来的盛唐景象,这部片子却是用极盛上元夜在衬托盛极而衰的玄宗朝。
剧里有贺知章,有李白,有岑参这些正值盛年或者即将登上或即将退下历史舞台的大诗人,但整体而言,它的基调却让我想一个人。
我不知道这个人会不会在剧中出现。
他就是杜甫。
这部剧看到29集,它的气氛是杜甫式的。
剧中长安,繁华无比,崔器爱极了这里,他觉得生活在此处,真的是太有趣味了。
(崔器 剧照)
但剧中不止一次提到,长安城外,百姓生活困苦,吃不饱饭。
这不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
太子为何要改税制?为何在密会时,有个节度使(忘名字了)说,在某处开了很多地,一些流民在那开垦,生活稳定?
不就是因为玄宗的政策,已导致种田根本无任何利润可言,连自己都养不活?
这不正是《兵车行》里的“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当张小敬爬上望楼,几下打倒一个士兵,另一人马上跪下,说我也曾是陇右兵……
张小敬恨恨地说,陇右兵有你这么软蛋的吗?
然而,张小敬这个陇右兵,难道不晓得那里的艰苦吗?
他们死守孤城苦等外援不至的时候,他不是也动摇过?
崔六郎花掉大量钱财,运用一切关系,把弟弟从陇右调了回来,他想给弟弟一个好前程。因为在陇右,纵然军帐下有八十四颗敌军人头,也无法出人投地。
望楼上这家伙,不知他是怎么调回来的,调来仍是一个小兵,可他终不用等死了呀。
同是《兵车行》里写到——
长者虽有问,役夫心益愤,如今纵得休,休为陇西卒。
此句有数说,有说是“关西卒”,有说“还为陇西卒”。
(张小敬、李必 剧照)
不管是关西还是陇西,指的都是张小敬曾经打仗的那些地方。
不管是休为陇西卒还是还为陇西卒,指的都是在陇西当兵,基本就是九死一生,有去无回。
张小敬不怂,十年陇右兵,他是命大,但剧中那些他的记忆闪回,何尝不正是“休为陇西卒”的注解?
我想起了53年前陈世骧先生写给金庸的一封信里,如此评价《天龙八部》——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看起来,《长安十二时辰》与之异曲同工。
[责编:温仁]
评论
全部评论(0)
0评论 2661天前
0评论 2661天前
0评论 2643天前
0评论 2661天前
0评论 2661天前
0评论 2661天前
0评论 2661天前
0评论 2643天前
0评论 2661天前
0评论 2661天前
用户名